殊途同归是什么意思(殊途同归是什么意思啊殊同归途)

时间:2021-12-27 14:50:46作者:海棠花未眠来源:网友上传我要投稿

殊途同归是什么意思(殊途同归是什么意思啊殊同归途)

阳明既说“心外无物”,又说“心无体”,看似截然对立,实则殊途同归

网络转载 源自 孔门之学 2018-07-17

《传习录》277条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既说“心外无物”,又说“心无体”,看似截然对立,实则殊途同归

《传习录》277条,重点在最后一句,不仅今人难以领会其义,就连阳明后学王时槐也对阳明先生提出“心无体”表示不解。王时槐说:“《传习续录》言‘心无体,以人情事物之感应为体’,此语未善。夫事者,心之影也,心固无声臭,而事则心之变化,岂有实体也?如水与波然,谓水无体,以波为体,其可乎?为此语者,盖欲破执心之失,而不知复起执事之病”。

学者但衡今指出:“此节所云,与阳明教言相违。色为目之体,声为耳之体,臭为鼻之体,味为口之体,感应为心之体。体在外,然则物犹在外也,且物外无心矣,不啻自毁其学术宗旨”。

《系辞》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为什么《系辞》可以说“易无体”,难道阳明就不能说“心无体”?唯“无体”,才能生生不息,所谓“生生之谓易”,才能廓然大公,所谓“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唯有“无方”,才是神妙莫测,才能感而遂通,各遂万物之性而裁成之。阳明说“心无体”,也是此意,从中须体会出“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层意思。

如果不能领会这句“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那么对于《传习录》288条“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也是不可能读懂的。读不懂《传习录》这两条,更不可能读懂良知四句教。

良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首句以“无善无恶”来说心之体,等价于《传习录》277条所言“心无体”。从功夫论的视角解读四句教,首句像盖一栋大楼一样,只是打个基础,“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为开启下一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服务的。出善恶,才有功夫可做,心性功夫完全落在四句教后面两句上。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看似说“格物”,实则是《中庸》所谓“成物”,如《传习录》288条曰:“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看似说“物”,实则说“心”,《传习录》277条所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阳明先生曰:“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不能是内而非外,离“物”而反求一颗孤悬的“心”,此心要向世界开放,通过陶铸万物来磨练心性,通过做格物穷理的功夫来圆满此心,《中庸》所谓成物成己。《大学》《中庸》均点出“慎独”,慎独,不是离群索居,不能以厌外物之心而求内在的清静;独,看似独一无二,其实是内外通透,与天地万物浑然为一体。

《传习录》3条:“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阳明先生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近代以来被庸俗唯物论者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而加以批判,真是以小人之腹揣测君子之心。说“心外无物”,不是要“是内而非外”,更不是主张唯“心”而无“物”,真正用意是要贯通内外物我,把心、意、知、物看做一件。

《传习录》4条:“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先以心之所发为“意”,再以意之所在为“物”,两句合在一起便是“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既可以从功夫上去解读,也可以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解读。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此心廓然大公,感而遂通,哪有心外之物?最终,还是应站在万物一体之仁的高度去解读“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与“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从文辞上看,两句似乎截然对立,其实从义理上体会,却是殊途而同归。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传习录》75条)

阳明说“心外无物”,又说“心无体”,也是“不得已诱人之言”。说“心外无物”,是为了对治“逐物”,以意之所在为“物”,落在工夫上即是“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或者说,既然此心充塞于天地之间,本无心外之物,在贯通内外的基础上再去格物,向外发散也是向内收敛。一般说“心体”与“性体”,只是把心性作为一名词,把捉心性,作为一物看待,这正是排斥功夫而虚说本体,“是内而非外”,自小其心了。“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所谓“心无体”,则是因病用药,破“小”而立“大”,经由一段功夫而复其本体。把这层意思应用于解读《大学》八条目,那么到了“明明德于天下”(平天下),“正心”功夫才真正完成了。

佛家说“无我相,无人相”,此语不稳妥,有病痛。无内无外,无我相、无人相,如果废却内外之间的一感一应,就流于虚寂。如果认为不落边见,不执两端,就是“中”,这就把“中”作为一物,看得太简单了。《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在通透内外的基础上破除人相与我相,也有个开阖出入,只是能入于精微而已,孔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一般以为,心在内而物在外,如此,则心物内外被辟为两截。阳明说“心外无物”,又说“心无体”,正是要破除相互对待的“心”与“物”,前者犹如“行其庭,不见其人”,后者恰似“艮其背,不获其身”。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