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故事(包容的故事给人的启迪)

时间:2021-12-19 15:44:54作者:青春已去来源:网友整理我要投稿

包容的故事(包容的故事给人的启迪)

视频加载中...

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象牙微雕、丝绸……近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公布,三星堆遗址新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6座古蜀“祭祀坑”,发现大量重要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进一步说明三星堆的发达灿烂,更向人们展现了中华文明早期相互交融的辉煌图景。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曾经,这里是中华文明早期互融发展的高潮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遗址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遗址。广汉市曾有一景点名叫三星伴月堆。后来考古发掘确证“三星伴月”所说的三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从成都平原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平原慢慢在身后消失,起伏的丘陵、拔地而起的高山,绵延到远处,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龙门山。亿万年来,青藏高原板块向东南推覆形成这条天然分界线,西侧是雄奇壮美的川西高原,东侧是富庶的天府之国。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大棚以及其内的“考古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三星堆就位于龙门山脉西侧的平原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说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4500年的宝墩文明。在那个时期,黄河上游经历了一个小冰期,气候变得干旱,人们顺着江流寻找更加丰润的土地。一部分黄河上游的人群向南迁徙,来到了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三星堆这个地方,发现这里气候适宜,既可以渔猎,又可以种植水稻,因此他们定居了下来,与这里的原住民,以及逆流而上的长江中下游人流融合,成为中华文明早期互融的实例。

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早期互融发展的一个高潮,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点,积淀时间长、文明发展程度高,同时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在神话传说中,古蜀文明历经了五个王朝,分别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因多件出土文物上有鱼凫的图案,很多专家推测三星堆就是“鱼凫王朝”的国都。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出土金杖、面罩、神树、象牙雕饰等珍贵文物1720件。迄今三星堆历次考古出土的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和象牙等的数量已超过5万件。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这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青铜大立人”。该文物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文物,诉说着中华文明交融的故事

三星堆遗址发掘总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研究员介绍,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边,整体构成祭祀区,是古蜀王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间。3号坑的大部分文物显露,叠压在约上百根象牙下的是多达百余尊青铜器。其中,圆口方体青铜尊、青铜人形立柱、附加龙形附件的青铜器都是中国首次考古发掘出土,奇特诡谲的造型再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器型和纹饰又昭示了与中国其他区域文明的密切联系。

面积仅3.5平方米的5号祭祀遗迹内一片金光闪闪,已清理出多件金器和60余枚带孔圆形黄金饰片、数量众多的玉质管珠和象牙饰品等。专家初步判断这些有规律的金片和玉器与黄金面具形成缀合,推测为古蜀国王举行盛大祭祀仪式时使用。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考古人员利用特制的升降设施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4号“祭祀坑”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4号坑已清理出土象牙20余根以及玉琮、玉璧、金箔、龟背形铜挂饰、陶器等文物400余件。6号、7号、8号祭祀遗迹正在清理过程中。

“此次出土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在冉宏林的指引下,记者还在此次出土的象牙残片上看到精美的云雷纹和羽毛纹微雕,这些都能在中原文化的青铜器上找到原型。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还出土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青铜器,比如有些青铜尊在扉棱的部位附着有龙或是牛这样一些奇异诡谲的造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研究员说。

唐飞研究员认为,这些新发现展示了三星堆文化独特的科技、艺术和精神信仰,也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和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重要实物例证。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面具。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与大海握手:三星堆中还发现了数枚海贝

位于内陆腹地的三星堆文明不仅与中国其他地域有着密切交流融合,更让人惊叹的是,三星堆与更广泛地区的文明也同时存在交流。

在此次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中,不仅有金面具、青铜神树、青铜面具、青铜尊、青铜罍等代表着古蜀人最高艺术境界、令人惊叹的“大家伙”,还发现了数枚海贝。

三星堆地处内陆,与海洋相隔遥远,怎么会发现海贝?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说:“这是三星堆作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流联系的见证,即使是远隔千里,也未能阻隔大陆与大海的交往。”

李映福教授告诉记者,三星堆文明有力驳斥了古代四川“蛮夷说”,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恰似满天星斗,相映生辉。

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5号“祭祀坑”内清理文物。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三星堆与古代亚洲众多国家有着文明的交流与往来。据李映福介绍,通过考古发现的遗物、遗迹等,比如三星堆发现的金杖、权杖头、金面具等遗物,在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中都有发现,我们能看出三星堆与周边区域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这些地区出土权杖的形制、材质虽然多样,但应该都是表达神权、王权的记载。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东南地区良渚、山西陶寺等遗址出土玉琮是一种跨区域的观念交流的结果,三星堆文化出土的上述遗物也应与此相同。”李映福说。

不仅如此,与三星堆相距上千公里的越南北部,也出土牙璋、玉璧、玉瑗、陶豆等大量与三星堆相同的器物。200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前往越南义立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近三个月,收获远超预期,出土的与三星堆文化密切相关的遗物让学者们大吃一惊。

专家们认为,三星堆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它在与亚洲其他地区伟大文明的碰撞、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独特文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典型代表。它再一次表明,文明从来都是在交流互鉴中生存发展,封闭只能带来衰落,开放包容才能共同繁荣。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惠小勇、钟群、童芳

视频:杨华、尹恒、李佳琳

编辑:王垚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四川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