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故事(古代节俭的故事)

时间:2021-12-29 08:40:38作者:清風与我来源:网友投稿我要投稿

节俭的故事(古代节俭的故事)

事不自作,不知难易;境不亲历,不知冷暖。

没有经历过苦日子的孩子们,或不会理解先辈们的节俭之风。

毛主席有一年四季穿长筒袜的习惯,袜子底部破了,就剪开,加上一层新袜底继续穿。

一双袜子就这样可以穿多年。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时间久了,袜筒会松,穿上走动,会滑落到脚踝上。这种体验,没有经历的孩子们,恐怕不会感知。

难以想象的是,毛主席一生艰苦朴素,即便成为国家领袖,仍然保持着这种穿袜子的习惯。

书载:有时候,他一双袜子穿太久,松了滑落下来,工作人员担心会影响体面。尤其是在接见外宾时,常常会提醒他要收腿,以免让人看到袜子上的补丁。

后来,提醒多了,就变成了一句简略的暗语:“小心,家丑不可外扬。”(《家风》孔祥涛,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

还有他的睡衣,用了20年,补了73个补丁。工作人员为他换新的时候,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

还有他的一双皮拖鞋,由于太破,有人曾当垃圾给处理掉了。毛主席听说后,忙让人从垃圾箱里捡了回来,继续穿。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图说:毛主席的拖鞋)

不可思议,却又那么真实。这就是历史的细节。

“衣不厌新,人不厌故”,说的是人之常情。而做到“衣不厌旧”,体现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秉持。

忠实继承毛主席家风作风,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方面,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今天,飞春读传就说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众所周知,原本不姓华,姓苏,叫苏铸。17岁背着家人外出参加抗日游击队后,自己改名为“”,意为“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

解放后,在湖南工作了20多年,直到1971年才调入北京,198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

所以,一生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湖南。

他对湖南感情深厚,湖南人也从来没有忘记他。

退休后的,住在老北京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这里曾是清朝礼王府。

每年春节,湖南都会派人到京城来看望这位老领导。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1997年时,长沙市有个常委、市委秘书长,叫蒋新祺。他曾多次代表长沙人民去看望。

那年春节前,他踏雪来到9号院,首次见到了。

据他后来撰文回忆,第一次看到,和电视里看到的一样:,高大、慈祥,有长者风度,“只是头上添了不少白发”。

他喊他。劝他不要这样叫他。

之前,也有许多人来探望他,都亲切地称呼他“”,可他都拒绝了。

“不要叫我了,”他谦虚而认真地说:“那是过去的事了。”

来访者客气地说,在他们那一辈人中,都叫习惯了,不知如何改口。

“那就叫我华老好了。”他坚持说。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说明来意,问候安康。华老见长沙人犹如见老乡,又是后辈来看望自己,自然十分高兴,谈得也开。

彼时华老77岁,他说,自己身体还可以,不过,“只是这里出了点小毛病。”他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前不久,他做了一个心脏搭桥手术。

“你看,我又没做什么事,花国家这么多钱,我感到不安。”


来访者说,您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应该的。华老又感叹:

“唉,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富,要用钱的地方多啦。这也是看得起我,关心我……”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图说:夫人韩芝俊在客厅会客)

在华老家,有6个米黄色的沙发,摆成半圆形,置于客厅,前面为一小圆桌。

这是按毛主席书房的形式布置的。

在沙发上坐下,人一眼就能看到正前方,是一幅毛主席伏案工作照。

客厅里除了书和书架,几株盆景,一台电视机,没有一样时髦、现代化的电器。

就连华老喝茶用的搪瓷缸,也是有年代的了。

到访的客人注意到,华老的大茶缸是那种老式的带把搪瓷茶缸,上面写着“1964年湘潭地区民兵比武纪念”几个字。

这样一算,此缸有33年历史了。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图说:1964年民兵比武纪念)

这样的搪瓷缸,飞春读传在小时候见过,前几年在网上还有卖复古版的,一度成为年轻人的时髦用品。

作为茶具,一把茶缸用了30多年,恐怕现实中很少见。就是这么简朴、恋旧。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搪瓷缸是那个年代流行的生活用品,时尚、轻便、干净、结实,还导热快,拿着把又不烫手,很受当时人们欢迎。

茶缸上,一般印有红色毛体,有的还有毛主席像章,很有时代感。

但是,再结实的东西,用得久了,磕磕碰碰也会损伤,搪瓷缸也有漏的时候。

客人们注意到,华老这个用了30多年的搪瓷缸,上面就有许多斑斑点点。原来,这是他自己修补的痕迹。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旧搪瓷缸配图)

搪瓷缸烂了,华老的秘书多次劝他换一个新的茶杯用,他却说:

“这是一个好东西,用惯了,不想换。烂了不要紧,用毛笔蘸点漆补一下就好了。”


的话,让今天小孩子们听了,可能是天方夜谭,杯子旧了,换新的不就行了?烂了怎么还能补?而且还是自己随便补补就用了。

同样,袜子烂了、松了,怎么还可以再穿?新的还穿不过来完,时尚的东西一波又一波,换代还来不及,怎么可以数十年如一日,一直不换呢?

这就是代沟吧。

多节俭?一个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烂了补补继续用

(配图)

不经其事,无以言表。

节俭,在老一辈人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岁月烙印,一种融入人生指纹的的精神风骨。

那积微成著的历史中,写满了朴实、奋斗和不易。

如果哪一天,你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见到了一个敝帚自珍、两袖清风,连一粒米都要从桌子上捡起来吃的人,请给他们以尊重。(完)

——飞春读传

● 欢迎关注飞春读传,专门讲述名人传记、人生故事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