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20字)

时间:2021-12-27 18:15:00作者:权力的游戏厅来源:网友上传我要投稿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20字)

读书与不读书,人生大不一样!用Kindle,拒绝打扰,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了中国,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过清明节,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比如:


越南: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和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在他们国家清明节也是祭扫先人墓、踏青外出。

韩国:韩国的清明节是四月五日,他们喜欢买一些素色的鲜花祭祖、扫墓。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清明节在这两个国家是当地华人过的节日,随后便一直传承下去。而马来西亚的清明节是没有假期的。


清明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但在现代人心里,一提到清明节基本上就是想到祭祖扫墓,但你知道古代的清明是如何过的?

同时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只有清明节实现了从节气到节日的跨界?


在很久之前,在清明节同时间段里,有另外两个节日都比清明节重要:一个上巳节,一个寒食节。

清明的由来知多少?


上巳节一般在农历三月三,传说是为了纪念黄帝诞辰,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上巳节在古代节日中算是一个全能型节日,在这一天活动特别多,比如:

  • 招魂辟邪,所以在上巳节这天,人们会编柳条、折柳枝带在身上;
  • 求子,据说连汉武帝年轻时都在当天求过子;
  • 祓禊即在巫师的指导下,洗冷水澡,为了能洗掉身上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
  • ……


而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寒食节的诞生有一个传说。

在春秋时期还没继位的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有一次他饿晕了,小伙伴介子推直接割了块大腿肉给他吃。后来晋文公发达了,要报答介子推。可介子推坚决不接受,还拉着母亲躲进深山死活不出来。晋文公于是利用放火想把人从山里逼出来。结果火候没掌握好,把介子推母子烧没了……重耳非常后悔。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一段时间内所有人都不准玩火,只能吃冷饭。

古人刚刚过完上巳节,紧接着过沉重的寒食节,所以大家干脆就在寒食节期间扫墓,后来也就成了规矩。


到了唐朝“反寒”人士有很多,因此寒食节被规定为三天,分别是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清明的由来知多少?


在中国古代,阴阳历是主流历法,而阳历是一种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等少数领域的补充历法。

绝大部分节日都是绑定在阴阳历上,比如最初大概在夏至日过的端午,后来也改在了五月五日。除了冬至以外,仅有的例外就是寒食节了。

古人把寒食节确定在了冬至日后的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天,清明本来不是节日,只是个节气,固定在冬至日后的一百零八日。


由于历法算法的关系,寒食与清明的时期时而不同:

清明的由来知多少?


寒食节只过三天,于是寒食节的这三天经常涵盖清明。由于天天吃冷饭的寒食节太遭罪,大家在清明这天纷纷出门踏春郊游,作为节日的寒食与作为节气的清明,便不可阻挡地实现了节日的大和谐。


到了宋朝,因为理学兴盛, 上巳节的各种节日都过不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曾经十分重要的上巳节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后寒食节地位随着上升,又因过的太清苦,清明节就顺势逆袭成为最受欢迎的节日!


等到了明清时期,清明节的地位又上升了,还吸收了上巳节和寒食节扫墓、插柳的习俗。也就是从这以后,清明节完成了逆袭,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清明节:既扫墓又郊游,有的地方还吃凉食!


现在是不是就清楚古代的清明是如何过的,二十四节气中为什么只有清明节实现了从节气到节日的跨界了吧!


今天小K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番外篇),带你看半小时漫画,传统节日的来历瞬间一清二楚。

清明的由来知多少?


《半小时漫画中国传统节日》是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番外篇,它用清奇的画风,层出不穷的段子,让你秒懂中国传统节日的真正来历。

书中的知识点都有民俗学研究专家把关,找得到出处、经得起推敲,并且还讲清了传统节日背后各种古代知识:历史、宗教、天文、地理、气候历法等。

这本书可以让你在了解节日来历的同时,通晓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祖先们的古老智慧。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亚马逊Kindle】在字里行间,一起涨姿势!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