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妇诗(怨妇诗词李清照)

时间:2021-12-16 11:05:09作者:归途来源:互联网我要投稿

怨妇诗(怨妇诗词李清照)

魏晋有竹林,有风骨,有玉山嵩嵩,有名士风流。有位皇帝,爱哭,爱甜,爱写怨妇诗,他的名字叫曹丕。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人都以为他迫害弟弟曹植,却不知道曹植不仅没有受到迫害,还爱为曹丕写赞歌。

一、七步成诗什么的都是对家造的锅,曹植在线为他哥打call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过往一提曹丕,就必提七步成诗的典故,短短一段话,曹植的悲愤与才华,曹丕的恶毒与虚伪跃然纸上。我们似乎可以尽情去抨击他,然而,今天作者却要为他平反。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源头上的错误

七步成诗的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而这个刘义庆是什么身份呢?他是当时宋宗室子弟,天然站在正统立场,对于魏帝曹丕自然没有好感,加上曹操父子二人在此书中的形象都被刻意贬低。另外,《世说新语》题材属于志人小说,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史书,据历史考证其中许多篇章都有明显的虚构成分。

情理上不合逻辑

皇帝要杀人什么理由都拦不住,而曹丕知道自家弟弟擅长写诗,却拿人家擅长之处刁难讲得通吗?

曹丕与曹植是同母兄弟,实则感情深厚。有人认为太子之争使二人决裂,那何至于有曹植的《侍太子坐》: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曹丕死后,曹植又在《文帝诔》中写道:

“承问荒忽,惛懵哽咽,袖锋抽刃,叹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穴。感惟南风,惟以郁滞,终於偕没,指景自誓。”

如此笔墨竟毫不嫌多,后面又再次高度赞扬:

“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仔细品品,倘若曹丕真只是一个平庸恶毒、罔顾兄弟情的人,何至于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的曹植如此深切地赞美他“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以致到了“追慕三良,甘心同穴”恨不得追随兄长,一同死去的地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那样唯美凄婉的《洛神赋》现在也被史家挖掘出,疑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

也就是说,曹植表面上在写洛神,实际上在写曹丕,就像屈原“思美人”而实际上是在“思”楚怀王那样。

你以为人家兄弟是七步不成诗拿你小命的死对头,结果人家感情好着呢,而且还好得不要不要的。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不过话又说回来,后世对诸侯王的忌惮确是真的。

鉴于前朝汉的教训,约束诸侯王、后宫、宦官对曹丕来说势在必行,但这种约束是针对所有弟弟。反而放荡不羁的曹植时常被弹劾,曹丕傲娇归傲娇,实处上则多有宽容,只是终究无法满足曹植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探讨兄弟二人的悲剧,源于二人立场的不同。

在曹丕的心目中,他守住天下,也不至手足相残,皆大欢喜;然而对“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曹植来说,苟活远比战死痛苦。可惜的是,虽然曹丕后来约束住了诸侯王,最终却又被权臣篡位,实在叫人唏嘘,这也是历史的吊诡讽刺之处。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二、文武双全,写怨妇诗成名的皇帝,死忠粉眼里的“仙凡之别”

文学领域,开天辟地。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样写曹丕:

“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典论·论文》是曹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其文章的体裁风格,审美追求,独立地位三大文学自觉标志在这一段话中有首次的确定描述,由此文学界鉴定——文学自觉时代的开辟由曹丕始。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不仅如此,曹丕在诗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开天辟地的,其最具代表性的成名诗歌作品便是号称“我国文学史上最古老最完整的七言诗”的《燕歌行》。

《燕歌行》也被后人称为怨妇诗,曹丕一共写了两首,都是描写独守少妇思念在外的丈夫,其感情之细腻,文笔之华丽,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开国皇帝之手,明代学者胡应麟曾称赞道:“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另外,其宴游诗对山水的细致刻画,文辞富丽,在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作为邺下文人实际领袖,曹丕命令刘劭等人编纂了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

与黑格尔齐名为“东西方哲学双子星”的王夫之评价其文章为“仙品”。而在这位死忠粉眼中,曹丕与曹植之文乃“仙凡之别”。

不仅如此,曹丕的武力值也是相当爆棚,据《典论》记载:

生死逃亡——“余时年五岁。上(曹操)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甘蔗论剑——“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坐中惊视。”

这样多才多能的曹丕,是不是大跌你的眼镜,超乎你的想象?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三、对手们都在开挂,但我苟成最后赢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怪曹丕的兄弟们都太能耐!

1. 白月光的曹昂。那位模范长兄,最后因替曹操断后而战亡,成为他父亲心中永远的遗憾。从此以后,当曹操看曹丕时,大概会不自觉地将这两任继承人进行比较。

会不会偶尔想到,如果活下来的是曹昂呢?

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

2. 朱砂痣的曹冲。常人的卓越如何能与天才比肩?少年天才不幸夭折,曹丕过去安慰他爸,反被一顿好骂:“我是很伤心,但你就偷着乐吧。”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三国志》

以至于后来曹丕当了皇帝都耿耿于怀:

“文帝常言: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魏略》《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裴松之注。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3. 武力担当的曹彰。曹彰少有勇力,赤膊搏虎,徒手伏象,颇受曹操喜爱。公元218年,率军征讨乌桓,亲自上阵,大败乌桓叛军。后降服辽东鲜卑,所向披靡,威震塞北。

曹操赞叹有加:“黄须儿竟大奇也!

曹丕也承认:“以王之雄武,吞并巴蜀,如鸱衔腐鼠耳!

4. 文学开挂的曹植。曹操曾说“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曹丕写文“虑详而力缓”,曹植“思捷而才俊”,曹操却要求他们限时限题写文章。结果,曹丕的被曹操批评太短了像没写完,转而赞赏曹植的《铜雀台赋》,封其平原侯。

如此看来,曹丕实在惨,各项均衡发展,奈何兄弟们个个都在降维打击,九龙夺嫡都不带这么玩儿,故不受父亲喜爱。

不过最终——

曹丕成为最后的赢家,是侥幸吗?看看他的对手,全非如此吧。


这位开国皇帝凭借怨妇诗成名,文学上开天辟地,却被世人误会千年


四、论敏感多情的文人与雄韬大略的君王之间的兼容性

当我读他的《燕歌行》,感受他笔下思妇哀婉曲折的情思,我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却是——这家伙特么是皇帝?

皇帝怎么不能是诗人?但无论从道理还是事实上谈,敏感多情的文人都做不好皇帝。即使有曹操这样的意外,那也是“文如其人”,诗文中尽展上位者的恢宏大气,而这般柔弱纤丽的文风,只在梁帝和南唐后主见,而他们都是亡国之君。

不过比起前面二位,曹丕的文章里是深切的、与思妇的共情,身为勋贵子弟,他对人生中的哀戚体验却“远超于同时代其他诗人(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但就这,一文艺青年,他当皇帝,纵不及秦皇汉武,治国也像模像样。

为什么?

我查阅了有关曹丕的生平,思来想去,才敢下结论:

我始终坚持曹丕不适合做皇帝,但他可以学,可以去努力。他不是天生的政治家,就像同曹植比,他不是天生的文学家,同曹彰比,他不是天生的军事家。

起文虽然“虑详而力缓”,但最后照样能卓越非凡。

历史从来不看天赋,只看结果。

参考文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曹丕集》、《曹植集》、《三国志》等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