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别董大(高适的别董大是边塞诗吗)

时间:2022-01-02 12:15:07作者:晴空来源:网友整理我要投稿

高适的别董大(高适的别董大是边塞诗吗)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一、

高适遇见董大,是在睢阳的冬天。那时的他们,毫无疑问的,都是人生的loser。

公元747年,四处求官博取功名却依然屡次碰壁的高适正在满天下的落魄的游荡,对于他来说,很难说能够再一次东山再起。毕竟他真的是"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已然步入人生中后半场的他已经错过了自己最好的精力和时间的阶段,而当时的社会情况,未来能够翻盘的机会几乎是零。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董大是谁呢?他是唐代著名琴师董庭兰。擅长七弦琴这一类的古乐。然而,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也因此,董庭兰虽然身怀绝技,却也同样无人问津,潦倒失意。两个落魄的中年人相遇与睢阳,但是不同的是,一个依然乐观向上,满心赤诚,另一个却不免的失意落魄,对前途怀疑迷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高适为友人,也同样是为了自己,写了这样一篇《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们就像茫茫大海里的两滴水,匆匆相遇又匆匆散开。此后,高适继续追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董庭兰也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然而,命运其实冥冥自有轨迹,未来的人生方向,早已在这不同的信念坚持中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是公元753年,距离高适一飞冲天还有六年。此时是睢阳的冬天,屋外大雪纷纷,一片银装素裹。


二:

高适其实本身出身并不差。不想其他多数我们熟知的诗人那样出身于书香门第,高适的家里可以说是将门之家。其祖父高侃是唐朝前期名将,于太宗贞观年间统兵大败突厥,生擒车鼻可汗,献俘长安,此后"殆三十年,北鄙无事"。又于高宗乾封 初年(666 年)参与讨平高丽之乱,并任安东督抚,有力地保障了唐朝东北边境的安定。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高适的父亲高崇文是高侃少子。虽然没有继续从军,但是也在官府之中任职。在高适小的时候,高崇文任韶州长史。然而不幸的是,高崇文在高适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少年亡父,高适的家道自然中落。也因此,高适在少年时代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状态。

唐玄宗开元七年(719 年),高适西游长安,生平第一次赴京求仕。然而像他这样的家境破落的毛头小子,根本无法获得达官贵人的注意。也因此,他在长安呆了几年一无所获,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家。求官不成,在家开始耕种更是受尽了乡里乡亲的白眼。在这样困苦的环境里面,高适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沉下心来潜心提高自己。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

他继续通过读书习武来充实自己。经史子集兵法韬略,文武兼修。他并未因为一时挫折和毫无收获而放弃,而是潜心等待。

只不过,第二次他等来的依旧是挫折。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公元731年,边疆契丹和奚人武装叛乱,高适觉得属于自己的机会又来了。于是再一次准备博取功名。在当时,通过投效到将军的幕僚账下也是一条非常好的晋升通道。然而不幸的是,别人依旧瞧不上他。

其实我们是可以想象的。一个失意落魄,怀才不遇的青年人,怀着满腔热血赶赴千里之外准备保家卫国,却依旧被一盆凉水浇了个透心凉。他依然没有被任用。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是怎样的愤懑与落寞!走到这里,其实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大部分的人或心凉或放弃了。然而高适还是没有放弃。他不仅没有放弃,他还依旧怀有一腔热血,随时准备报效国家。在失意的这段日子里,高适依旧遍游天下,结交好友。广写文章,修身养性,再一次潜心等待。

只不过,第三次他等来的还是失败。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公元749年,高适终于当上了九品芝麻官——县尉。只不过这个官甚至更令他痛苦。一是满腹才华无处可用,半生飘落却终究只是沦为一个芝麻小官。另一方面,在政治黑暗的情况下,基层官员鱼肉百姓阿谀奉承,高适感到非常痛苦。也因此,只是干了一段时间,他就最终辞官。

此时的高适,已经是到了中年的后半段了。

二:

纵观高适屡次碰壁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他始终没有碰过科举这一条路。而且奇怪的是,在我们的认知里,唐朝这个开明的王朝充分的给与了底层士人的上升机会,可是像高适这样充满才华的人,他的大半生都是落魄和不得志的。这无疑是非常反常的。

但是,其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的。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我们要知道,中国古代上自上周下到隋唐,都是门阀社会。什么是门阀社会呢?门阀社会最为强势的可能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是皇帝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官员上升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控,没有世家背景想要上升简直难如登天。到了李唐时期,太宗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科举,才给予了底层士人上升的渠道,逐渐打破了世家的桎梏。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然而,所有的措施实行之初都是奇怪的,他几乎都带有着前一个时期的遗存。唐代也不例外。世家大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依然利用着科举方方面面的影响着士人的上升。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行卷"。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的士人要在考试之前把自己的文章拿给那些有声望的官员过目,如果能够获得他们的赏识或者推荐,才有着较大可能去脱颖而出。这实质上就是变了形的,甚至是披着科举制的皮的九品中正制。说到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唐初和中唐那么多文人都不去走科举的原因了。

世家大族代表着阶级,重重的阶级是压在每一个拥有才华的士人身上的大山。这大山是如此之重,甚至压的高适这样满腔热血又满腹才华的人,半生都不得意。


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句话看似写的是劝慰友人,但是实际上其实是劝慰自己。

其实,为什么说高适值得赞扬,很简单,到这个地步,他还有梦想。

有很多人说过,中年人不配谈梦想。这句话其实话糙理不糙。谁又没有过像李白那样的年少狂傲呢?我也曾想过和高适年轻时的抱负一样,想去一腔热血报国家,大丈夫志在四方。然后多数人其实也就都经历了和高适一样的事情:被生活毒打,不甘心。再毒打,还是不甘心。再毒打,屈服了。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中年生活更多的是现实的残酷,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担负着其他人的。现在的人是这样,古人也是。杜甫人到中年穷困潦倒,子女都有被饿死的,算是凄惨的典型代表了。高适也好不到哪里去,拖家带口的和老婆孩子一起种地,也是很惨。

可是重点在于无论被生活欺负的多惨,他心里始终还是有着火焰,还是有着理想和热血。诚然,"中年人不配谈理想。"然而一旦中年人的心里还留着理想,还留着热血,那就要比金子还要闪光。他始终相信"莫愁前路无知己",他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所以中年人最后的坚持,不是比起谁对生活屈服的厉害,而在于谁还对生活有还手的决心。谁心里的血还是滚烫的,谁心里还在坚持着曾经的理想,谁还有着绝地翻盘的勇气。

谁还相信自己。


高适的《别董大》,其实是人到中年的最后的坚持


四:

这是一部中年人的热血剧,主角叫高适。他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饱受生活的毒打,潦草落魄到中年还是一事无成。

他一直相信自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一直默默读书习武,一直提升着自己,默默地想着总有一天自己可以实现年少时的理想抱负。

后来,他慢慢的一路成长,一路挫折。终于在公元753年那一年,被陇右和河西两节度使哥舒翰推荐为左骁卫兵曹、节度使幕府掌书记。不久又升任谏议大夫,最后又任淮南节度使,领兵平叛,终于在这天下时局中,挽救危局,报效国家。当时年少落魄的书生,终于成为了天下大局舞台上的一个亮眼的存在。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他都算得上是非常成功了。

在灿若群星的大唐文坛之中,或许高适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亮眼,然而我却总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起这个落魄的中年男人。成功时候或许都是一帆风顺,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依然相信着自己,依然相信即使到落魄的中年,也能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绝地反击的故事。


参考文献

孙钦善 ——————《高适集校注》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