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蜀中离席(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时间:2021-12-23 22:49:46作者:清酒孤欢来源:网友投稿我要投稿

杜工部蜀中离席(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众所周知,晚唐的李商隐和杜牧被誉为“小李杜”。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被称为“小李白”的李商隐,其实一直在模仿诗圣杜甫的诗风。

我们也知道杜甫经常是感时伤世,忧国忧民,而李商隐也是如此。

后来北宋王安石甚至评价他是“唐朝学习杜甫并得其神韵最成功的诗人”

他是学杜甫最成功的诗人,写下一首以假乱真的诗,令人叫绝

他在离开成都的时候,曾模仿杜甫风格写下一首诗,几乎以假乱真。

这首诗名为《杜工部蜀中离席》,全文如下: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杜甫曾在严武的引荐下,当过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其实若非知道这是李商隐所写,恐怕很多人看到标题都会以为这是杜甫自己所写或是有人赠与杜甫。

公元857年,李商隐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邀前往成都,任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

一年后,李商隐离开成都,在饯别的宴席上以杜甫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诗。

他是学杜甫最成功的诗人,写下一首以假乱真的诗,令人叫绝

诗歌开头两句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悲欢离合,何况是在这战乱的年代。

虽然这两句有着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但感情基调并不悲伤,反而有一种看透世事的豁达。

既然注定离别,那又何必伤感呢?

接着的两句是对时局的分析。

雪岭外,朝廷的使臣还未归来,松洲一带还驻扎着朝廷的大军。

雪岭、松洲都是西南要塞,接壤吐蕃,而晚唐时期,朝廷对于吐蕃这些少数民族的威慑早已不如盛唐时期。

当时吐蕃、党项这些少数民族常常发动边境战争,朝廷屡屡排遣使者,却无济于事。

诗人没有极力写当时的战况是如何的剑拔弩张,只是从使者和驻军这两个角度,来突出当时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限担忧。

他是学杜甫最成功的诗人,写下一首以假乱真的诗,令人叫绝

接下来的两句又回到了眼前的宴席上。

席上那些昏昏沉沉的醉客一直不停地给我这清醒之人灌酒,江水上空原本还算明亮的白云不知何时夹杂了黑沉的乌云,暴风雨也许就要来了。

这里前一句和屈原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后一句看似写天气,其实一语双关,突出了时局的昏暗紧张。

可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人却依然醉生梦死,对于这些浑浑噩噩之辈,诗人其实是暗含谴责和讽刺的。

而最后两句就更妙了,看似赞美其实暗含讽刺。

成都的美酒令人流连,何况还有像文君这样当垆卖酒的佳人呢?真是个安享晚年的好地方啊!

表面上来看,诗人是在赞扬成都繁华安逸,令人迷醉的生活,可实际上呢?

虽然诗人漂泊天涯,但是对于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是不屑的。

国家动荡不安,这些人却还沉迷酒色,实在令人不齿。

他是学杜甫最成功的诗人,写下一首以假乱真的诗,令人叫绝

而这样委婉的讽刺,杜甫在《赠花卿》中也曾用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表面极力赞扬音乐之美妙,实际是在讽刺花卿的僭越。

全诗写得很是哀婉沉痛,看似写的是离别,但其实从全诗表达的情感来看,诗人早已跳出了个人的离群感伤,上升到了对国家、百姓命运的深切担忧之情。

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杜甫是一脉相承的。

后来《唐贤清雅集》曾评价这首诗:义山最善学杜,此是拟作,气格正相肖,非但袭面貌者

不知你认为这首诗是否神似杜甫作品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本站为兴趣小站,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底部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Copyright © 2022 www.youhaowen.com 有好命网 辽ICP备2021011687号-1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